厦门“海上共明月”公共艺术节正式开幕——让你度过不一样的国庆节,“公共艺术论坛、展览、艺外之趣 肆意派对”等你来

资讯介绍:

会议围绕“一带一路”文化遗产,以 “保护与发展、传承与创新、传统与现代、合作与交流”为中心议题,从文化遗产的交流与合作、分享与应用,文化遗产与当代城市旅游经济、创意产业的发展等几方面进行了研讨与交流。

资讯内容:


厦门“海上共明月”公共艺术节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步伐加快,城市面临着转型发展的重要历史机遇。城市公共艺术建设作为一种精神投射下的社会行为,联结着攸关人文地貌、生态构建和城市发展的整体命脉。


2018年8月28日,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5周年座谈会上,以“同舟共济”来描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核心价值。为响应这一倡议,9月30日,凤凰卫视携手中央美术学院于厦门举办“海上共明月”厦门首届公共艺术节暨艺术引领城市创新-公共艺术论坛,并从公共艺术视角为中国未来城市发展和人类共同命运的构建探索新可能。


图片

▲ “海上共明月”厦门首届公共艺术节暨艺术引领城市创新-公共艺术论坛开幕与会嘉宾合影留念


2018年9月30日下午由福建省文化厅、中共厦门市委宣传部等单位指导,由中央美术学院和海丝盛业/海丝艺术品中心联合主办,凤凰艺术以及威狮国际承办的厦门“海上共明月”公共艺术节正式拉开帷幕。此次公共艺术节由“视觉艺术”“文化论坛”两大板块组成,涵盖首届“艺术引领城市创新“-公共艺术论坛”、“海丝艺术品中心公共艺术展”、以及”‘艺’外之趣肆艺派对“三个内容其中“视觉艺术”版块作为本届“海上共明月公共艺术节”的一大亮点,以艺术家作为主体,通过对话厦门公共环境的方式,将艺术体融入艺术节去突出和强调艺术展整体的互动和体验性,进而用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去再现自然、文明与人类的社会关系。


图片

▲ “海上共明月”厦门首届公共艺术节暨艺术引领城市创新-公共艺术论坛现场


作为此次“‘海上共明月’厦门公共艺术节”重要版块之一的“艺术引领城市创新-公共艺术论坛中央美术学院和海丝盛业/海丝艺术品中心联合主办,凤凰艺术以及威狮国际承办,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中央美术学院中国公共艺术研究中心共同协办。此次论坛的举办旨在探索公共艺术与城市文化发展的新趋势,为厦门这一美丽滨海城市未来的建设提供具有全球性、创新性的 前瞻视野和愿景。 


图片

▲ “海上共明月”厦门首届公共艺术节暨艺术引领城市创新-公共艺术论坛现场


论坛中与会嘉宾将“艺术引导城市”Art-oriented Urban Design这一在全球亦具有领先价值的理念在社会深层进一步推动,为艺术介入和城市设计为导向的“软城市”建设思路寻求共识。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院长王中教授第77届奥斯卡最佳特效导演奖得主安东尼 · 拉默里纳拉先生建筑评论家/策展人周榕教授文化交流学者/国家丝绸之路总规常务副组长乔然教授艺术经济与管理专家张正霖教授、天津美术学院硕士生导师景育民教授、国际民间艺术组织(IOV)全球副主席陈平女士、广州美术学院实验艺术系主任冯峰教授8位专家学者分别进行了现场演讲发言。凤凰卫视领客文化副总裁、艺术总监、“凤凰艺术”主编肖戈主持论坛现场。


图片

▲ “海上共明月”厦门首届公共艺术节暨艺术引领城市创新-公共艺术论坛现场


8位嘉宾与在座的诸位思考者和行动者,一起探讨三个问题:城市扩展将如何从追求规模转向追求质量?城市功能将如何从传统的生活刚需转向人文层面?城市发展将如何从追求经济到追求文化?并且,分别阐述了各自的主题,对思维激活城市设计、优化城市公共空间品质,活跃城市人文氛围、培育创新动力,创造永续的经济社会价值和文化遗产,从公共艺术的视角为中国未来城市发展和人类共同命运的构建找到新的可能性与方向。为新时期中国城市文明探索并建设一个新标杆。


图片

▲ 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院长、总策展人王中

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院长、总策展人王中以《艺术创造 文化城市》提出本次论坛的主题:艺术引领城市创新。公共艺术作为城市文化最重要、最直观和显现的载体,在未来城市建设中,起着重要的价值作用。在当今城市发展中,围绕经济为核心转向文化为核心正在成为全球新的趋势。探讨公共艺术如何促进城市文化生长和培育创新能力。


图片

▲ 建筑评论家周榕

公共艺术领域著名建筑评论家周榕以《硅碳合基的“超公共艺术”思维》为题,从建筑跨界艺术,探讨人类未来的可能性。从碳基文明、硅基文明、数字、科技、人工智能,反思人类历史,以开放的角度探讨公共艺术。


图片

▲ 艺术经济与管理学家张正霖

艺术经济与管理学家张正霖以《公共艺术与城市发展:艺术经济学的实证分析》为题,阐述了公共艺术跟产业园区如何对城市经济产生帮助。以中国园区、西方园区的案例探讨土地开发、政府职能、城市建设等,与公共艺术之间的关系,探讨公共艺术如何与这些产业园区对当地的城市经济发展产生影响。


图片

▲ 视觉特效艺术家、第77届奥斯卡最佳特效导演奖得主安东尼·拉默里纳拉

视觉特效艺术家、中央美术学院客座教授、第77届奥斯卡最佳特效导演奖得主,安东尼·拉默里纳拉在《公共艺术的情感与智性刺激》提出了公共艺术对城市建设及人们生活的影响,当我们从乡村搬到城市,城市能够提供给人们什么样的生活?什么样的建筑、以及什么样的生活环境?公共艺术介入城市空间能打开人们平时藏而不露的深层意识,引发美妙而细腻的情感和体会,改善我们的生活环境。


图片

▲ 国际民间艺术组织全球副主席陈平

国际民间艺术组织全球副主席陈平以《文化遗产与城市软实力》提到,从文化遗产的角度谈公共艺术,文化遗产是公共艺术的一个载体,而公共艺术又是文化遗产最好的当代阐释。探讨公共艺术和文化遗产之间相互的影响,相互的提携与发展。


图片

▲ 中国对外交流中心研究室主任乔然

中国对外交流中心研究室主任 乔然从更宏观的角度出发,从《公共艺术助推文化交流》提出,在国家“一带一路”的战略影响下,公共艺术作为国家文化旅游的一部分,在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方面也起到了非常好的衔接作用。


图片

▲ 全国城雕指导委员会艺委会景育民

全国城雕指导委员会艺委会景育民在 《公共艺术与城市在场》谈到,公共艺术与在地性。公共艺术不仅仅是一个物化的形态,可能是一个事件,可能是一个展演,可能是一个文化的活动。以天津公共艺术的系列活动,探讨公共艺术的在地性、互动性、参与性。


图片

▲  广州美术学院教授、跨界艺术家冯峰

广州美术学院教授、跨界艺术家冯峰在《三个“失败”的公共艺术案例》中,以三个不同案例,探讨公共艺术的复杂性。公共艺术不是艺术家个人创作能够决定的,其他因素,如环境、气候、施工等可能性,共同融合了艺术与公共空间。


图片

▲ 凤凰卫视领客文化副总裁、艺术总监、“凤凰艺术”主编肖戈主持论坛现场

历经三十年轰轰烈烈的城市化进程之后,当今中国城市发展有三个新趋向:第一,从城市规模转向质量;第二,从城市功能转向人文;第三,从围绕经济为核心转向围绕文化为核心。以艺术介入和城市设计为导向的“软城市”建设思路已经取得了广泛的共识,而且必将对未来的城市发展和格局建立起到关键性作用。公共艺术凭借其“公共性”,代表了当代艺术与城市、艺术与大众、艺术与社会关系的一种新型取向,以人类共同生存品质为终极关怀,最终致力于未来城市的美丽蓝图和全面的可持续发展。


图片

▲ “海上共明月”厦门首届公共艺术节暨艺术引领城市创新-公共艺术论坛现场


本次“海上共明月”厦门首届公共艺术节暨艺术引领城市创新-公共艺术论坛提出艺术引导城市设计 AUD 新的综合理念(Art-oriented Urban Design),倡导一种文化导向的城市发展思路,用艺术思维和城市设计激活、优化城市公共空间品质,彰显城市品格、活跃城市人文氛围、培育创新动力,创造永续的经济社会价值和文化遗产,作为新时期中国城市文明建设的一个新标杆,传承文明,启迪未来。


图片

图片

图片

▲ “海上共明月”厦门首届公共艺术节暨艺术引领城市创新-公共艺术论坛现场


厦门,隶属于福建省,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作为南中国经济发展和海外交流的先行者,早在10年前,厦门就被誉为中国最具国际竞争力旅游城市。这座最具幸福感的城市积极尝试塑造着新时代背景下的城市生态,更是期望在探索公共艺术与城市文化发展的新趋势中将发挥出积极的引导作用。


30余位来自国内外知名艺术家所呈现的公共艺术就像一粒粒“种子”植入厦门本土,从不同视角以千百种方式,打破城市千城一面的困局,为这座城市的转型发展传播新文化取向,塑造新时代下的“城市人文精神”。


图片

▲ 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院长、总策展人王中接受“凤凰艺术”采访


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院长、总策展人王中表示,这个展览和活动更强调公共艺术对地方文化成长的价值,它不仅仅是一个户外的雕塑作品展,它更加强调的是社区的介入,激发地方活力的释放。今年是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有了很多的成就,但我们有最大的痛处,城市文化的缺失,城市文脉的割裂,已经成为我们城市一个巨大软肋:


图片

▲ 与会嘉宾共同在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院长、总策展人王中作品《临界门》前合影留念


他还表示:“城市的灵魂是什么来塑造?文化和艺术,我们一定要充分意识到这点。世界竞争战略之父迈克尔·波特说,基于文化的优势是最根本的,是不可替代和模仿的,是最持久最核心的竞争力,文化是城市最大的不动产。世界经济发展的重心正在向文化积累厚重的城市转移,如果城市不重视文化的积累,城市未来的经济发展也会滑坡,不可持续。文化是核心的竞争力,它是城市发展的引擎。”


图片

▲ “海上共明月”厦门首届公共艺术节暨艺术引领城市创新-公共艺术论坛现场


王中在谈到他此次的参展作品《临界门》时,他表示,作为整个展览空间,一条主通道的入口,他希望当人们从这件作品中走过去,同时给予人们一种思考方式。在这件作品中,王中采用了铜和不锈钢两种材料,来代表中国两千多年来,道家阴阳文化的智慧,对宇宙、自然和人的认知:“不锈钢代表工业革命以后到今天,人知识的增长极,每18个月就要翻番。科技的发达,给人类带来很多的进步,但这种无限制的对地球攫取资源,是不是自掘坟墓?需要一个更大的智慧来思考我们人类整体的未来。我想,未来有很多的解读方式,也许东方的、远古的智慧和哲学,能给我们点亮一盏灯,看待我们这个世界、这个宇宙一种新的认知。”


图片

▲ 威狮国际集团总裁、凤凰卫视领客陈齐杰接受“凤凰艺术”采访


威狮国际集团总裁、凤凰卫视领客文化股东陈齐杰接受“凤凰艺术”采访时表示,这次公共艺术节将艺术介入大众生活,让艺术回归社会,让公共艺术也能够真切的提升厦门这座城市人文生活的幸福感。最终能够成为一个城市或区域的地标、文化中心,让城市的居民们人人都可以参与进来,变成一个城市的指向标,同时与城市的居民结合,成为人人都可以参与进来的“公共艺术节”。


图片

图片

▲ “海上共明月”厦门首届公共艺术节暨艺术引领城市创新-公共艺术论坛现场


厦门,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亦是南中国经济发展和海外交流的先行者。在经历了三十年轰轰烈烈的城市化进程之后,她将再次引领中国在新时代背景下的城市创新。


在新时代的引领下,所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核心价值倡议,正在为新时期的未来城市生态建设描绘着崭新的蓝图,作为承载千万人生活与命运的万吨巨轮,必须具备创新性的前瞻视野和四海一家的人类情怀。而在这当中,如何用艺术介入的方式,来打开未来城市多样可能性的一个侧面,此次“海上共明月”厦门首届公共艺术节暨艺术引领城市创新-公共艺术论坛,正在向人们展现着这一关于未来的景观。


图片

▲ “海上共明月”厦门公共艺术节暨首届艺术引领城市创新-公共艺术论坛开幕表演现场


来自国内外的30位艺术家与各界嘉宾齐聚厦门海丝艺术品中心,为公共艺术节和“艺术引领城市创新”国际论坛揭幕,30多件大型公共艺术作品亮相5万平米的海丝广场。艺术节总策展人、中央美院城市设计学院院长王中表示,厦门是南中国经济发展和海外交流的先行者,此次学术活动落地海丝的起点城市,从学术到实践,将成为中国城市的公共艺术建设提供范例。


他还提到:某种意义上来说,公共艺术其实非常具有当代性,它跟当代艺术很多的主张是一致的。公共艺术之所以是“公共”的,绝不仅仅因为它的设置地点在公共场所,而是因为它把“公共”的概念作为一种对象,针对“公共”提出或回答问题,因此,公共艺术就不仅是城市雕塑、壁画和城市空间中的物化的构筑体,它还是事件、展演、计划、节日、偶发或派生城市故事的城市文化精神的催生剂。


图片

▲ 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院长、总策展人王中在开幕式上致辞


公共艺术存在于对人类文化、城市自身、社会的主体——“人”的生存价值的思考,除了具有公共性的艺术价值外,还包含以艺术的介入改变公众价值、或以艺术为媒介建构或反省人与环境、人与社会的新关系,艺术回归社会,回归人们的日常生活,满足人们的心理和行为需求,并影响人们的价值取向,公共艺术是植入公共生活土壤中的“种子”,大众是公共艺术“发生”过程的一部分,她是一种新的文化取向,这才是公共艺术的实质意义。


城市公共艺术的建设,是一种精神投射下的社会行为,不仅仅是物理空间的城市公共空间艺术品的简单建设,最终的目的也并不是那些物质形态,而是强调艺术的孵化和生长性,并对城市文化风格,城市活力以及城市人文精神带来富有创新价值的推动。


图片

▲ 威狮国际集团总裁、凤凰卫视领客陈齐杰和海丝盛业洪庆祥分别致辞


此次参展艺术家包括:拉尔方索(瑞士)、松尾光伸(日本)、傅新民、傅中望、景育民、韦天瑜、张永见、展望、王中、陈志光、申红飙、陈文令、沈烈毅、洪易(中国台湾)、廖迎晰(中国台湾)、柳青、陈晓东、宋戈文、张超、刘佳玉、张宇、马涛、卢远良、李严、张驭龙、潘晓欣、张恩闰、陈俊杰、陈儒锋。


动态艺术组织(KAO)创始人现任主席瑞士艺术家拉尔方索的动态雕塑,其运动原理源于水、风、电以及自然环境相互作用,在公共空间彰显城市地年轻活力;亚洲著名雕塑大师松尾光伸的抽象雕塑作品则展示了公共艺术与现代化城市、现代化建筑相融合的某种可能;艺术家王中的雕塑熟练运用现代雕塑的语言表达了后工业化时代的主题,用隐喻的象征与现代雕塑语言,结构、空间、材料等融为一体,使形式同时成为文化与精神的载体;艺术家陈文令的雕塑作品则充盈着一种内在的张力,反映了他自己拥抱生活的积极态度,以及对自身所处特定时代环境的深刻审视和独特体验;艺术家展望的雕塑作品以简单材料形态营造复杂问题的特质,他的艺术实验像是一场在感知世界和物理世界间不断寻找平衡的智力游戏,它不断带来惊喜,但却从来不提供清晰的答案。


参展艺术家作品欣赏


图片

▲ 拉尔方索(Ralfonso)《27-AD》,不锈钢动态雕塑,220×100×170cm  2005年

拉尔方索(Ralf Gschwend),全球最大的动态艺术组织(KAO)创始人及现任主席,致力于环境互动、光影配合及动态的雕塑设计,被誉为21世纪新动态雕塑的奠基者。他出身于瑞士,现居住在美国佛罗里达,动态雕塑的代表性艺术家之一。拉尔方索的动态雕塑运动原理,源于水、风、电以及自然环境相互作用。


图片

▲ 松尾光伸《人影/Figures 5》, 不锈钢(金色,黑色),800×200×250cm

松尾光伸,亚洲著名雕塑大师、环境艺术大师,原亚洲基础造型联合学会秘书长,现任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教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雕塑系客座教授;日本NPO福利艺术文化研究会理事长;中国雕塑学会顾问。


图片

▲ 傅新民《蜕变No.18》,木、不锈钢,600×180×500cm ,2014年

傅新民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根艺美术大师、福建省雕塑学会会长。傅新民的作品“蜕变No.18”有着缓缓滴落的浓浆,以不容分说的强悍、冷硬,正在侵袭、包裹着生命、大地、泥土和水……这只是工业文明侥幸存留的一个历史印记,却昭示出人类与地球母亲的分离之痛。

 

北京央美城市公共艺术院

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望京小街万科时代中心F座B楼306

电话:010-64717512

传真:010-64708235

邮编: 100102